你可能很难相信,有两个曾经代表着中国历史两股最对立势力的名将,在抗战烽火中竟成了惺惺相惜的“铁哥们”。一个是身披国民党蓝衣、在蒋介石阵营里翻云覆雨的“虎将”卫立煌;另一个则是红军出身、八路军总司令的伟人朱德。这对看上去怎么都不搭边的老伙计,却恰巧在硝烟滚滚的抗战岁月里,培养出了深厚友谊。到底是什么让国共两位重量级将领抛开成见、联手杀敌?在民族存亡、你死我活的危机关头,他们的交情到底对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?今天,就带你咂摸咂摸这段传奇往事。
一边上,是被天下人称为“蒋介石五虎上将”的卫立煌,打起仗来雷厉风行。而另一头,朱德领着八路军,同样是身经百战的“老将”。可就在晋北忻口战役,中原大地上,两人却玩起了合纵连横的“兄弟情”。要知道,那时候国共合作刚刚恢复不久,蒋介石和朱德的“革命友谊”还常常像豆腐渣工程,说塌就塌。军心人心谁也猜不透,谁也不愿把家底亮出来。可就是在这“友谊小船说翻就翻”的年代,朱德和卫立煌一起坐火车赶去洛阳开会,同车厢里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深聊。一个说起如何带着泥腿子队伍守华夏、守山河;一个感慨自己多年抗战目标如一。他们你一言我一语,火车上的窗外呼啸而过,车厢里却诞生了肝胆相照的交情。外人一边在算盘里打着小九九,这两位却悄悄定下了并肩作战的默契。到底是什么让两个原本在对立阵营的男人,转身变成一起拼命的伙伴?一切,才刚刚开始。
往事如烟。卫立煌本是安徽农家子弟,小时候就爱耍枪弄棒,虽说念书不行,却早早被送进湖南陆军学兵营混了个开。在那里结识了阶级感情浓厚的孙中山,也因厉害到让人牙疼的战斗力被提为中级军官。北伐途中杀得鲜花着锦,蒋介石一看,这货靠谱,爽快地安排进自己最信任的阵营。不仅如此,还破天荒地用卫立煌的名字给新县城命名。说白了,卫是个“红人”。可要说交朋友,他却一点不高冷。抗战时期,忻口会战时,卫立煌指挥99个团合力守关,里头不仅有中央军、晋绥军,还有八路军。山西、太行之间,谁都难逃日军的杀气腾腾。一次八路军夜袭机场,直接把日军飞机炸了个底朝天,卫立煌有些佩服起来——原来之前听来的关于八路军“只会打游击、乱成一锅粥”的刻板印象,纯粹是流言。有老百姓还在村口纳闷:国共两家不是你死我活吗,咋在这又成了“亲家”?而卫立煌亲自在朋友圈里发了个“八路军确实能打”的评价。
世事如剧本。表面看国共同仇敌忾,大家其乐融融,但谁都知道,暗里的较劲和警惕一天都没消停。开年春节卫立煌专程去八路军总部拜年,大伙合影、看演出、讨论宣传工作,都像老友重逢。可转脸,蒋介石煽动的反共风又吹起来了。蒋大帅台上喊着“一致对外”,台下又琢磨怎样削弱八路军。“既然八路军成亲家了,撤出山西上党得他们同意,那国民党面子往哪搁?”有人不服,有人冷笑,更有人“掐着表”等国共破裂的那一天。国民党上下关于卫立煌屡次与朱德“眉来眼去”议论纷纷。反对观点扑面而来:“你跟八路军太亲近,是不是不忠诚于党国?”“国民党的大旗谁来撑?”道路尽头,友谊看起来风平浪静,实则底下积压了不少暗礁。卫立煌进退维谷。传令兵夜半加急:撤,还是不撤?八路军坚决不让步,卫立煌夹在中间,不得不偷偷给朱德发电报,两边周旋。观众席上的老百姓听得云里雾里:兄弟情深算啥?说散就散。假装的平静下,没人知道明天会不会来一场大爆炸。
剧情突然来了个大反转。老天爷喜欢开玩笑,就在所有人盯着国共什么时候闹掰时,战场上传来了让人大跌眼镜的消息——国共又联手干了件大事。卫立煌部队遭遇日军围攻,被汉奸提前泄密,撤退路线被日军切断。眼看部队要全军覆没,谁料八路军临危不惧,紧急调兵迎头赶上,和日军展开激烈肉搏。卫立煌眼见山穷水尽,忽然“天降神兵”,八路军间不容发冲杀出来,给他留出血路。还有更奇的,原本以为被困的连队八成“一锅端”,结果人家不但回来了,还牵回几头羊、几匹马,缴获一堆战利品。卫立煌直截了当感叹一句:“八路军真能干!”不仅仅是战友,更像是救命恩人。这一仗后,卫立煌从骨子里钦佩朱德和八路军。坊间开始流传:“国共这对欢喜冤家,说分就分,说合就合,不到最后,没人猜得透。”
日子终究没能一直风生水起。抗战进入相持阶段,国民党突然加码“反共”,合作气氛一夜降温如北风呼啸。蒋介石下令,八路军得撤出原来驻守的阵地,卫立煌“骑虎难下”。强令八路军让出地盘,等于割自己盟友的肉。不照办,上头不满意,未来前途难保。朱德和卫立煌的联络也只能偷偷摸摸,派通讯员“你一趟我一趟”地互通消息。担心外界说三道四,两人苦心经营的关系成了众矢之的。会上,国民党强硬派拍桌子拍得震天响:“你们八路军不撤,这仗还怎么打?”共产党则反问:“难道要打内战给日本人送大礼?”各种分歧在针锋相对中越拉越大。外有强敌,内有嫌隙,老百姓只能叹一句:本来是齐心合力杀鬼子的事,怎么又闹得壁垒分明、互不信任?卫立煌更深刻体会了“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”的苦,哪怕个人意愿再强,夹在大棋局中也左右为难。
说到这,咱们还是得说两句公道话。卫立煌,这么一个被蒋介石视为大将的爷们儿,舍不得和八路军闹翻,真够“有原则”。有人非要说人家卫立煌是“背主忘义”,可谁能事事两全?蒋介石一边给人封官进爵,一边要求人家对老战友下狠手,这手段真是妙到家。不过也不能光怪卫立煌“胳膊肘往外拐”。假如当初他真“唯领袖命是从”,国共早炸了锅,抗战胜利大概要多等几年。更有意思的是,朱德生死关头还帮卫立煌保全家人,这要按普通人家算,多少顶级兄弟的情谊都做不到。你说卫立煌聪明也好,两面派也罢,可摆在历史面前,他的选择终究帮了大家一把。还真难为那些堂而皇之批评他“没有立场”甚至“软弱”的人了。要真坚决,怕是整个民族都得陪着送葬。卫立煌被贬、被“软禁”,最后选择回归新中国,这一圈折腾下来,他还不是看清了到底谁才是把民族大业放在第一位的队伍?咱就得给这位“千里走单骑”的老将,点个“假装”狠夸奖的赞,他用自己的犹豫和妥协,悄悄帮中国人多赢了好几局。
国共两位大佬的“生死友情”,是不是注定要踩着矛盾与猜疑一路走到最后?有人说,卫立煌太左右逢源,不忠于自己一方;也有人认为,正是他这样的人,才让咱们中国有了喘息和转机。你怎么看?如果换成你,是铁面无私听命令守立场,还是像卫立煌一样,咬咬牙在乱局中低头求和?两难之中,如何选才无愧于民族?欢迎留言,咱们掰扯掰扯——这样的“兄弟情”,到底是真情流露,还是带着一点精明算计?
配资天眼-南京股票配资网-浙江配资网-场内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